一、实验站概况
农业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室隶属于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是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科学观测实验室,于2010年9月批复建设(农科教发[2010]4号),建设依托单位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现有科研办公楼、温室、种子仓库、挂藏室等建筑面积4000 m2,有科研试验用地50亩。下设品质分析实验室、小孢子培养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细胞遗传学实验室等四个专业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800多万元,同时对外开放。
二、发展定位与学科建设
1、发展定位
以科学发展观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十二五”建设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虑专业建设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足在地方特色上做文章,产学研上下工夫,打造出一条学科、专业均衡发展的新路,力争形成一些有较大影响、较好效益的标志性成果,奠定本实验室的地位和提升在省内、国内的影响力,为春油菜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发展定位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春油菜品种培育与应用。开展春油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育种技术研究、研究春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理论和技术,培育油菜新品种,研究新品种配套技术并推广。②冬油菜夏繁基地建设及服务。建立完善了冬油菜夏繁基地,为冬油菜夏繁试验提供试验地、仪器设备、人员和住宿等条件,承接学科群的科研任务。③春油菜基础性科学数据收集。监测北方春油菜区生产数据,为综合性实验室和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提供基础性科学数据。
2、学科建设
实验站批复建设以来,重点围绕作物学一级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验站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和部委项目10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年均科研经费500万元左右。2011年作物学一级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博士授权占,2019年作物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
三、产出贡献与效用影响
1、获奖成果(国家、省部级)
实验站建设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共3项,科研成果“高海拔地区特早熟高产优质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 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研成果“高产优质广适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杂5号的选育与推广” 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研成果“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选育与应用” 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2、品种、论文、标准、著作等知识产权
实验站批复建设以来,共培育审定油菜品种16个,其中国审(登记)品种12个;共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24篇;参与出版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制定地方标准8项。
3、科企合作与技术培训
积极开展科企合作,通过与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鑫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青杂系列杂交油菜规模化制种,为企业提供杂交油菜亲本种子和制种技术支持,制种企业年均制种面积1.5万亩,年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00万公斤左右,种子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年均收益超过1000万元;组织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企业举办培训班累计60场次。
四、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1、学术带头人
杜德志,男,196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海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青海省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会主委。现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油料专家指导组成员,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主任,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编委,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春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主持培育出“青杂”系列春油菜杂交种16个,这些品种先后成为春油菜区的主栽品种,在国内外累计推广约1亿亩,累计增收100亿元,使我国北方春油菜区优质油菜种植区域的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推广区春油菜平均亩产提高了40公斤左右。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2篇,参编学术著作3部。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17名,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8名。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首届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青海省“千人计划”培养杰出人才等荣誉和奖励。
肖麓,女,1978年生,博士学历,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油菜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挖掘的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青海省科技项目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6篇。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项。
赵志刚,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方向为春油菜分子细胞遗传学。主要从事春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优异基因挖掘和细胞遗传学等研究。为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主讲细胞遗传学、远缘杂交育种等课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研究、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等课题8项,参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青海省重点实验室等项目1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2、团队建设
实验站现有团队成员16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9人,有博士学历9人、硕士4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农业部岗位专家1人、青海省"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领军人才1人、拔尖人才4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4人、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1人,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团队1个。
3、人才培养
目前已经培养毕业博士12人、硕士32人;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2人。3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被评为青海大学优秀毕业论文。1名硕士研究生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五、资源共享与运行状态
1、共享平台建设
(1)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本实验站获得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在本学科群内共享,科研合作产 生的材料和知识产权等资源所有权归完成者,但合作方可共享。
(2)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制定了《农业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运行管理制度》。实验站所有仪器设备均对外开放,仪器设备可通过青海省科技厅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打电话和发邮件等方式进行预约,在国内实现共享。
2、开放课题设置
实验站共设置开放课题5个,合计总经费40万元,内容涉及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构建、种质资源创建和利用、春油菜优良性状基因定位等。课题主要资助实验观测站内及外单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性研究。
3、运行状态
实验站自启动以来,运行良好,为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2个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的8个课题组夏繁加代试验提供实验室条件,同时还为西南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8家学科群以外的单位夏繁加代试验提供了服务,共接待夏繁科研人员300多人次,指派专人管理20亩夏繁试验地,共有20多位外省科研人员在本实验站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小孢子培养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学科群每年定期召开科研交流会议2-3次,举办学术交流会议3次,参加人数超过200人。
六、研发条件与制度文化
1、实验条件
依托青海大学“211”工程和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建设学科,购置仪器设备400多万元;国家油料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投资358万元,新建挂藏室300平方米、智能温室300平方米,购置大型仪器设备3台套;农业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批复立项,批复资金396万元,新建旱棚380平方米、改造温室600平方米、试验区护栏700米、供电线路520米,购置科学观测仪器和数据管理系统等20台(件、套)。
2、运行管理
实验站设立了种质资源创新、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栽培与植保、规模化制种、示范推广等研究领域,各研究领域确定一名负责人,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由实验站站长审核确定。实验站还设立了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各研究领域的协调和日常工作。
实验站采取公用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共同建设,相互补充的原则。公共实验室和各专业实验室的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将由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档案,实验站实行开放运行,面向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放。
3、科研环境建设
通过新增实验室面积180平方米,对实验室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升级,部分实验室安装了换气系统等措施,显著改善了科研条件。在学术交流方面,实验室科研人员每月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成立了学术沙龙。与高新技术公司合作,举办试验操作、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培训。支持本实验室科研人员走出去,到国内、国外先进科研单位进行考察、观摩、学习,累计走出去人数超50人次。实行奖惩机制,对科研中有突出贡献和高水平文章发表者给予一定的奖励,经常加班的给予加班费。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本实验室举办讲座,以自身科研经历现身说法,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