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成果» 获奖成果

科研成果

青海湖周沙漠化综合防治研究与试验示范

发布日期:2017-05-18 浏览次数: [返回上页]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获奖等级 二等 获奖类别 201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
获奖时间 2013 发布日期 2014-03-24
【成果简介】
        (1)任务来源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7-N-144。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运用3S技术研究了4期不同时间青海湖周沙漠化的变化,研究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驱动机制;根据青海湖周沙漠化土地高寒低温的特点,通过苗木引进培养育、示范区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本沙区的抗逆性植物种,依据气候和沙漠化土地地貌特征,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快速治理流沙方面出发,试验筛选出5种工程和生物综合防沙治沙综合模式。 (3)性能指标 ①研究了青海湖周1976年到2006年30年来四期沙漠化土地变化,预测了沙漠化发展。 ②研究提出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驱动机制,定性并部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了沙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驱动机制,自然因素是该区土地沙漠化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气候暖干化是主要驱动力,人为因素是强化因素。 ③引种试验多种耐寒、抗旱的乡土优良树种的繁育及沙地栽培技术,苗木成活率均在85﹪以上,建立了育苗试验地。 ④根据沙漠化类型,试验筛选出沙漠化土地防治的优化模式5种模式。筛选出适合当地优良植物种。 示范区面积达1006亩,其中示范区内设置沙障92亩并在沙障内直播造林92亩,高杆深栽乌柳、柽柳117亩,在平缓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丘间地播种固沙植物186亩,种植沙棘、金露梅146亩,另为封沙育草区。 ⑤发表论文4篇,并作为主要依托课题出版专著1部:青海高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科学出版社,2009.10。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本项研究针对高寒且积温低的特点,采取了地膜覆盖育苗、高杆深栽造林等技术措施,提高了苗圃育苗成活率和沙地造林成活率,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在抗逆乡土植物的引、选、育苗和生物材料应用技术方面,较以往的杨树深栽造林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 (6)作用意义 抗逆乡土植物快繁育苗成功,可直接为青海湖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治理提供优良适宜苗木。研究的快速治理流动沙丘的技术措施,筛选出的防治沙漠化土地的模式,为快速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总体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模式。较以往提前2~3年固定流沙,缩短了治沙周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本研究成果可在青海湖流域沙区推广应用,在共和盆地、三江源沙区及其邻近类似的高寒沙区可选择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由于项目执行期短;建议进一步加强青海湖流域沙漠化变化趋势、监测研究,为流域工程治理提供实时的科学依据,加强青海湖流域适宜沙生抗逆性植物品种的引进与快繁试验研究,为青海湖流域生态工程治理提供优质苗木,加快工程治理进程。